• “夏津椹果”与颐寿园
  • 发布时间:2012-03-06 08:51    信息来源: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
  • 【字体: 】  打印本页

    夏津县地处鲁西北平原,古老的黄河故道,独特水土条件和气候,培育了这里“独一无二的桑树。夏津的桑树经过多年改良,椹果颗粒饱满、果肉肥厚,汁溢鲜嫩,味甘如蜜,状似草莓,不仅个头大,而且灌浆后口感甜蜜。 每当芒种时节,正是椹果成熟时,是采摘、品尝椹果的最好季节。冠盖巨大的树枝上,累累果实,如繁星缀空,村人持长杆击树,收获椹果。人们于千顷葱绿之间,漫步树下,信手摘食,别有一番情韵,单颗或成把地放入口中,那感觉,美得无法形容。尤其雨过初霁,纤尘皆无,清新凉爽,品味更佳。

    夏津县黄河故道森林公园的最南端,有一片千亩古桑园,叫颐寿园,相传明永乐(1443)年间,明廷颁旨广植桑木,以兴绸业,通商异域。当时桑园逾千顷,养茧极盛。百年后绸业萧条,桑改为食用。其果为椹,状似草莓,汁若醍醐,味甘如蜜,为长寿佳品。枝、叶、子、根皆可入药。灾荒年间,村民以椹果腹,多可渡饥。当地人因久食椹果,年寿逾增。据查,仅西闫一村寿达9旬者8人,达8旬者甚众,故桑树又称“颐寿树”,这片园子就叫颐寿园。这里的桑树与养蚕的桑树有其根本不同之处。养蚕的桑树叫叶桑,叶圆而大,结出的桑葚是紫葚;而这里的桑树叫果桑,其叶子扁而尖,毛茸茸的,不能喂蚕,结出的桑葚是乳白色。白葚于每年的五月中旬开始成熟,成熟期四十多天。桑葚形似草莓,又似玛瑙,还像珍珠,如小家碧玉,婀娜多姿。虽有遍地沙土,因森林调节的作用,感觉不到悬浮的沙尘,摘下的白葚不必冲洗就舔进嘴里,也不觉有沙。这里的桑葚口感特美,不粘,也不染舌唇,甜似蜂蜜,味道清爽。由于白葚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氨基酸,具有补肾养血养颜之功效,相传被东汉光武帝刘秀题名为“天果,故称天果芒种。明朝博野知县陈哲曾有诗句赞颂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芒种最好林间行,紫白密匝如繁星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幽林深处人语响,子规遥啼雨新晴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暑气乍起甘如蜜,长杆挥来囊丰盈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天果醍醐百户殷,一曲长歌乐升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