米脂小米,历史悠久,久负盛名,品质不凡,武隋渠、麻土坪新石器时代的“龙山文化”遗址中发现的“碳化粟粒”以及贮藏粮食的窑穴,说明了米脂谷子的种植,至少已有4000—5000年的历史。由此可以推断,奔逐在黄河流域的华夏族先民由母系氏族捕鱼、猎蚌、逐鹿、逮狐的原始蒙昧时期和父系氏族社会栽菽、植黍初学农事之时,以米脂绥德为中心的陕北,已然是汉民族农耕种植文化的重要发祥地,否则米脂也不可能成为位居五谷之首的“米”之故乡。甚至有专家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,认为“米”与“脂”两个毫无关联的汉字能组合在一起,本身就是先祖由食肉(游猎文化)向食粮(农耕文化)过渡时留下的文化印记。
米脂地处黄土高原,位于无定河之滨。土质较肥沃,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,年平均气温8.3℃,年降水量400~500毫米,多集中在秋季。无霜期162天左右,昼夜温差较大,适宜于旱作农业的优质种植。县境黄土绵厚,结构均匀,松散易碎,能保持大量的矿物成分,具有良好的保水性能;所谓“只有青山干死树,未见地里旱死粟”。米脂小米乃是米脂县域特殊的土壤、水质与气温相结合的优良产物。据《米脂县志舆地志》记载:米脂水,一名南河,又名流金河,在县城东南,向西南流入无定河。……沃壤宜粟,米汁如脂,故名。米脂水系自县城东马家铺村好泉山起源,该水流域区所产小米,得天独厚、名不虚传,其颗粒圆大,色泽金黄,香味醇厚,粘糯爽口;炊饭烹粥,清香四溢,且米汤表面凝有一层幽亮的米脂油,以当年新米尤最。
诚然米脂小米好,米脂小米鼎鼎有名,那么民间多传米脂小米曾作为朝贡品晋献帝王的逸事,倒究有哪些说法?究竟有无依凭呢?
县邑里经年口口相传的一般有几个说法,即大顺帝李自成每餐“家珍”伺备,康熙帝御封“贡米”,西太后“西狩”赞“金锞”。
明末,米脂人李自成自陕北揭竿而起,呼啸陕川。起义队伍万军千马,粮草先行,安营埋锅,蒸米煮饭。主食多为小米,或干饭或米汤,这对于行军打仗的兵士来说既耐饱又解渴。李自成一贯身先士卒,负粮肩剑,牵马执鐙,均身手躬亲;官兵平易,食栖一律。崇祯十七年(1644)正月,李自成于西安称大顺王,建国号大顺,年号永昌;仍一如既往地“选饭朝来喜食米”,以汤泄火(因眼伤发炎),且多由高(桂英)夫人将家乡晋献的当年新米亲自烹煮而举案啜用。
民间传说,在康熙年间,玄烨皇帝出塞,微服巡查,途经米脂时饥渴难当,访食村野,美餐了一顿色鲜味美的“小米钱钱饭”就糯米枣糕,并且赐灵巧爽净操厨的无名氏“二女娃”叫巧灵,将所食米汤和枣糕分别赐名叫“珍珠粥”和“凤眼糕”,演绎出帝王与米脂村姑的一段佳话。
康熙念及戍边将士饥寒之苦,遂调拨在延安、榆林等地秘密存粮卫所的小米若干石,以示安抚奖掖。他在《晓寒念将士》的诗里峻然道:“长河冻结朔风攒,带甲横戈未即安。每见霜花侵晓日,最怜将士不堪寒。! 回朝后,康熙帝便御封米脂小米为当朝贡米。
庚子年(1900)八国联军进犯北京,慈禧太后逃至西安。光绪和慈禧以及满朝文武,一概把“西逃”称作“西狩”,好像他们到西安府是来打猎的一样。为了安全,慈禧的行宫设在西安东关外的一座大庙里,四周居民本来不多也被迫迁移,改由旗兵驻守。庙的大殿有三进,慈禧住第二进,最后则是御膳房,下分荤局、素局、菜局、饭局、茶局、酷局、点心局等近十个局,每局有厨师十几个人,共有100多人侍候,每餐必须先有太监呈上菜单百余种,由慈禧挑选,两宫每日需花费白银200多两。
其时,允升为陕西巡抚。为其管理藩库的米脂籍“优贡”艾芝亭受升允之命负责行宫的主付食供应,每天必须要到御膳房,督察膳食供应情况,满足行宫随时提出的要求。
国难当头,夏日炎炎,慈禧和光绪心火如焚。距西安城约200多里的太白山石洞里有万年不融之冰,艾芝亭每日督派农民取冰送盛放在几口大缸,为噪热的行宫降温。在西安尝遍天下美味珍馐的慈禧什么都不想吃,加之其素有便秘隐虑,故不思饮食。恐伤万金之体,后经允升、艾芝亭与御厨商议,介荐小米绿豆汤,祛邪又不伤正,清心爽目,以消暑解腻。慈禧试食艾芝亭亲验的由家乡米脂东沟里产的黄卡谷米熬煮的“小米绿豆汤”,看似金锞灿灿,食之甘甜爽口,叹为神品,只怨京城御厨所不及。正所谓 “人间有味俱尝遍,只许金锞小米汤”。